
医学圈的同道们,很多人都认同关于医学职业特点的表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说,不同专业的医生身上,都有一些与他们的病人群体相同的“特征”。比如说,儿科医生们,都比较“活泼”;妇科医生们,都比较“温柔”;外科医生们,都“直率”......
小编个人觉得,医生们的“特定气质”,并非单纯地因为与患者之间长期接触而相互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是一种理解患者、怜悯患者的一种“感同身受”的职业表现,就像我院儿童中心主任助理——周文瀚医师,他就是在近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成为一个极为有耐心并且细腻的职业特点的人,所有认识他的人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他是一个很有爱的医生。
他的导师李颂宜主任是这样评价他的:“好学、有悟性、人缘好,我能把很多事交给他去办,因为放心。如果要给他打个分的话,我可以给他95分。”
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助理:周文瀚
2008年毕业于南华大学医疗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儿科临床工作至今,曾担任石鼓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哮喘病的诊治方案一直与国际指南同步。2015年起曾在衡阳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工作,擅长新生儿复苏及新生儿危重症的救治,对新生儿肺炎,黄疸等病的诊治及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管理有近十年的临床经验。
2016年12月28日周文瀚医师正式加入他的老师——祝平照院长筹建的衡阳华程医院,也是在这一天他发现医院所有科室的主任们都曾是他上大学时的授课和带教老师,这让他开心兴奋极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对行医之路的信心。

2017年8月,衡阳华程医院急诊接到常宁市一基层医院产科电话,一新生儿出生呼吸功能不全,因该院无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遂想转入我院做进一步诊治,医院马上安排急诊儿科医生接诊,50分钟后就将新生儿接入我院,并通过绿色通道紧急完成胸部CT检查,诊断考虑该新生儿为重症肺炎合并呼吸功能不全,科室主任李颂宜和院长祝平照马上安排病例讨论,邀请各相关辅助科室主任一同会诊,同时也邀请了患儿父亲一同参与,专家们从各系统出发,深刻剖析患儿病情,找出病因并提出相应治疗方案。患儿父亲当场落泪,哽咽着说:“各位大夫,我孩子一切都交给你们了,我放心,谢谢你们!”刚做两年父亲的周文瀚医师看到这一情景也流出眼泪,事后据他说,这是因他看到了一个父亲对医生的信任......14天后该新生儿病好痊愈出院,这让他又一次深深地为自己的职业感到骄傲。

一直以来,医学院毕业生大多不会将儿科作为首选,儿科大夫不好当,孩子不会说,妈妈要求高,而且工作强度也很大。如今很多普通医院取消了儿科,像儿童医院这类的专科医院患者数量极大,仅门诊每天就要接待上万名患者。
据《中国卫生年鉴》2012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儿科医生缺口逾20万人,儿科医院仅占医院总数的0.52%。今天,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变得更为突出。
作为有近十年儿科临床经验的周文瀚医师说:“我的职业是救死扶伤的医生,工作对我们的要求是严格的,但白大褂一穿,我什么情绪和烦恼都没有了,医生职业看似平凡,但要做好却很难,很不容易,就像我们李主任说的那样,职业没有贵贱高低,平凡与不平凡的差别是在于它们的目的是否高尚,因为高尚,所以我爱我的职业。医院是个特殊的场所,每天接待的都是些特殊人群,他们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不仅敏感,有时可能还会有点偏执,但我们不能带有任何负面情绪去对待他们,他们需要理解,包容和关爱。我们不仅要用高深的医学知识来诊断病情,同时还需要有爱心的心灵抚慰。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医院的宗旨---‘就医一次,服务一生’的意义所在吧。“
大家都说,有爱的人不会老,所以很多同事会开玩笑说,周医生仍像一个刚从医学院毕业出来的学生。如今,进入而立之年的周文翰医师知道,在这个自媒体来临的时代,用微信维护好医患关系是非常有必要,他说,如果能根据天气变化给出院后的患儿家长们科普育儿知识,是他实现儿童医学中心”就医一次 服务一生“的第一步。

门诊“粉丝”

微信“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