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70岁的王大爷在家换衣服时突然向前跌倒在地,头部倚靠柜壁,跪坐于地,不能言语,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对话不能理解,家属立即拔打120送入我院,门诊以“脑梗死”收入重症康复中心。
当日值班医生胡冰医生和副主任张栋迅速作出初步评估: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及时,从发病到入院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时间窗内,当即启动“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并迅速与家属沟通溶栓效果和风险事宜。
结合患者相关病史及检查排除溶栓禁忌症后,给以标准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同时快速启动血管内治疗的流程。静脉溶栓过程中,全科二线、一线、护士全程守护,每15分钟监测一次生命体征,副主任张栋表示:静脉溶栓时间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该患者在发病后及时入院,得到了快速有效的救治。
静脉溶栓3小时后,患者已经能够发音,右侧肢体肌力由0-1级恢复到3级,NIHSS评分也由22分降至14分。
溶栓后第三天,王大爷已能自行从床上坐起,言语虽然不流利但已经能让人理解,右侧肢体肌力进一步恢复4+级,NIHSS评分已降至10分以下。根据患者病情有所好转,重症康复中心治疗团队当天开始介入个体化精细康复治疗,运用针灸、运动、理疗等康复手段预防并发症;同时利用各种评分量表定时评估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5天后,患者已经从偏瘫卧床到可以下地行走,完全恢复言语能力,理解无障碍,与正常人无异,这让患者家属十分欣慰,12月10日出院时全家特意制作锦旗以表感激之情!
相关知识链接
NIHSS量表 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是用来评判病人患脑梗死以后的神经缺损程度。量表内包含对意识、语言、运动、感觉、共济运动、眼球运动、视野等方面的评判,评分为0-42分,分数越高,神经缺损程度越严重。NIHSS评分小于、等于4分为轻型卒中,大于、等于21分为严重卒中。 静脉溶栓治疗及适应症: 脑卒中后尽早开通阻塞的血管很关键!目前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方法是静脉溶栓治疗和动脉取栓治疗。 静脉溶栓要求在发病4.5小时以内进行,是通过静脉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即将药物经静脉泵入来溶解血栓。通俗讲就是打点滴,把血栓溶开。 静脉溶栓治疗适应症: 1. 有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2. 症状出现小于4.5小时。 3. 年龄大于等于18岁。 4. 脑CT已排除脑内出血,且无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影像学改变。 5. 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